首页 > 财税工具箱 >工具箱详情

业财融合怎么做?如何把握业务与财务的边界?

高顿M云 发布于: 2025-08-07 13:26 阅读: 25

“业财融合”这几年在财务圈火得不行,绝对是C位热词!但热度之下,也有不少财务小伙伴吐槽:

“说是要融合,可活儿干着干着就迷糊了——这事到底算我的还是业务部门的?边界怎么越来越模糊了?”

老实说,这吐槽特别真实!界限不清,互相推责或者越界指挥的事儿,真的不少见。当业务把没成形的方案甩过来让你“算算行不行”,或者你用利润指标卡住他们的新想法被吐槽“不懂市场”时,老问题就冒出来了。

所以今天就来聊聊:在业财融合的大趋势下,业务和财务的分工边界,到底在哪划?哪些活儿归业务做?哪些职责该财务牢牢守住?又有哪些是得业务财务一起干的?

01 边界为什么越来越模糊?

以前的企业,财务和业务像是各自占山为王的两个诸侯国,井水不犯河水。财务只管记账报税做报表,业务专心挣钱开疆拓土。双方不碰头,沟通仅限于:

  • 业务:“财务,我要报销!”
  • 财务:“业务,发票不合规!”

但现在不一样了,大家提倡“业财融合”,希望财务能走到前台,支持业务决策;业务呢,也逐步具备财务意识,更看重投入产出,开始用财务数据支持决策。

于是,“跨界”越来越多,边界越来越模糊。

02 避免边界越位的三大风险

在实际工作中,很多业财矛盾都是因为边界没把握好,常见的有这三种情况:

01 业务把问题推给财务

(1)现象:业务人员将未经验证的构想或模糊的需求直接抛给财务,要求财务进行可行性评估。

(2)风险:财务人员由于缺乏完整的业务背景,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偏离实际需求;同时,业务人员也会丧失对方案的主导思考能力,导致方案缺乏深度和可行性。

(3)边界原则:业务是方案的“第一责任人”,需要清晰定义目标、逻辑、关键假设以及潜在风险。财务的角色是进行数据验证、模型构建、风险量化以及多方案效益对比,为业务决策提供依据,而不是替代业务做出决策。

02 财务的短期视野局限

(1)现象:财务仅基于短期静态财务指标,如项目毛利率,就否定业务的战略布局。

(2)风险:这种做法可能会扼杀具有战略意义的投入,如市场培育、技术卡位、客户锁定等,从而损害企业的长期竞争力。

(3)边界原则:财务有责任揭示和量化风险,但决策需要纳入战略维度。财务应与业务共同评估战略性投入的必要性、是否有更优路径、财务的容忍度以及退出机制等,协同寻求平衡点。

03 业务拒绝财务参与

(1)现象:业务人员排斥财务参与重大决策讨论,将财务建议视为“干扰”。

(2)风险:这种做法会导致决策基于感性或片面信息,缺乏财务可行性和风险兜底能力评估,从而增加决策风险。

(3)边界原则:重大业务决策天然包含财务维度。业务应主动邀请财务参与前期研讨,财务则需要用业务语言进行沟通,聚焦于“投入多少资源?预期回报如何?风险底线在哪?”等问题,而不是单纯使用财务术语。

03 在对立中寻找平衡与融合

那么要谈真正的业财融合,往后思考一步,我们就得清楚我们跟业务的区别是什么。

了解了区别,明确了界限,设立了规则,才能更好地合作并进。

就像长江与嘉陵江在重庆交汇,清浊分明却又浑然一体。

(一)流程融合:从串联审批到并联协作

在大多数企业中的传统流程中,业务与财务是串联:业务提需求→财务审核→执行。

可能等到财务发现问题的时候,前端早早把业务已经干完了,遗留满地风险。

理想的融合,后续会变为全流程并联:

事前:共同参与战略规划。在重大产品开发流程中,财务从立项阶段就介入,模拟不同方案的资金需求和回报周期。

事中:实时数据共享。后续可以通过业财一体化系统,业务实时查看订单毛利,财务实时监控预算执行,实现“业务打仗,财务护航”。

事后:联合复盘改进。某企业研发部门分析研发试验数据效果时,如果财务能够同步分析研发费用投入产出比,相互结合后,能共同优化下一阶段研发策略。

(二)能力融合:培养业财复合型人才

边界的模糊化要求人才具备双重思维:

业务人员需理解财务语言。

某零售企业要求市场人员学会看懂损益表,在制定促销方案的时候,能快速评估对毛利率的影响。

财务人员需深入业务场景。

华为财务BP需参与项目管理,了解供应链流程和客户决策逻辑,才能提供有价值的财务建议。

(三)认知融合:从部门壁垒到价值共生

真正的业财融合,需要打破 “业务嫌财务死板,财务嫌业务冒进” 的认知偏差。

可以考虑让业务人员多与财务部门进行交流,体验财务风险管控的复杂性;同时组织财务人员深入业务一线,理解生产或前端销售流程的实际挑战。

业财融合的真谛,不在于消除边界,而在于理解边界本身就是对话的场域。

当财务人员能像中医般望、闻、问、切业务的脉象,当业务主管能如围棋手般,预判财务落子。

组织的生命力就在这收放自如的边界中,蓬勃生长。

这种边界不是壁垒,而是能量交换的界面。

来源:财务管理研究微信公众号

财税实务

重要声明:

本栏目的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,如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,请及时向高顿继续教育反馈,
本文系作者授权高顿继续教育发表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。

  • 在线客服
  • 电话
    (400-999-9083转2)(18621579081)
    节假日及夜间请拨打
    13040636173
  • 微信
    微信客服
    扫码添加
  • APP下载
    高顿教育APP
    扫一扫下载
  • 返回顶部
  • 收起
切换M站——高顿继教